呼吁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人造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又名反式脂肪,被誉为“餐桌上的定时炸弹”,主要来源是部分氢化处理的植物油。部分氢化油具有耐温、不易变质、存放久等优点,在蛋糕、饼干、速冻比萨饼、薯条、爆米花等
脂肪酸 (Fatty Acid)是类羧酸化合物,由碳氢组成的烃类基团连结羧基所构成。脂肪,就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这些脂肪酸分子可以是饱和的,即所有碳原子相互连接,饱和的分子室温下是固态。当链中碳原子以双键连接时,脂肪酸分子可以是不饱和的。当个双键形成时,这个链存在两种形式:顺式和反式。顺式(cis)键看起来象U型,反式(trans)键看起来象线形。顺式键形成的不饱和脂肪酸室温下是液态如植物油,
反式键形成的不饱和脂肪酸室温下是固态。
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有存在和人工制造两种情况。人乳和牛乳中都存在反式脂肪酸,牛奶中反式脂肪酸约占脂肪酸总量的4—9%,人乳约占2—6%。
反式脂肪酸是对植物油进行氢化改性过程中产生的种不饱和脂肪酸(改性后的油称为氢化油)。这种加工可防油脂变质,改变风味, 反式脂肪酸中至少含有个反式构型双键的脂肪酸,即C=C结合的氢在两侧, 而顺式结构的脂肪酸中C=C结合的氢只在同侧。
反式脂肪酸是所有含有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其双键上两个碳原子结合的两个氢原子分别在碳链的两侧,其空间构象呈线性,与之相对应的是顺式脂肪酸,其双键上两个碳原子结合的两个氢原子在碳链的同侧,其
空间构象呈弯曲状。由于它们的立体结构不同,首先,二者的物理性质也有所不同,例如顺式脂肪酸多为液态,熔点较低;而TFA多为固态或半固态,熔点较。中国
中国反应
2010年11月,中国卫生部正式对反式脂肪酸问题进行了回应,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11月9日表示,卫生部已组织开展反式脂肪酸风险监测评估工作,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将按照食品健康国内标准程序组织开展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健康所研究员张坚介绍,2003年营养食品所就已经开展对我国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监测。初步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居民的反式脂肪酸人均摄入量在0.6克左右,远低于欧米国内报道的水平。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反式脂肪酸大摄取量不超过总热量的1%”。张坚说,这个1%折算出来大概人天的限量在2克左右。
中国法规中国卫生部于2011年10月12日发布了编号为GB28050-2011的国内标准【食品健康国内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其中【4 强制标示内容】 的4.4条款规定,“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另外在D.4.2条款规定,“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不应超过2.2g,过多摄入有害健康。 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少于每日总热量的1%,过多有害健康。
中国数据
中国的氢化技术是舶来品,中国人对氢化油危害的认识也滞后于欧美。出版于1986年的本油脂技术书中,雕鸿荪这样写道:反式异构酸(注即反式脂肪酸)的营养价值问题,直引人关注,很多研究结果说明,长期食用氢化油,于人体血清中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即对人体不存在问题。到1990年代,油脂类期刊上有关反式脂肪酸的文章,基本停留在翻译、综合阶段。
进入21世纪,中国官方和研究人员纷纷就中国人反式脂肪酸摄入量等问题进行调查。2008年卫生部发布的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单列小节建议人们远离反式脂肪酸。内称,由于膳食模式不同,我国居民膳食中反式脂肪酸摄入量远低于欧美等国内,其所提供热量的比例未超过总热量的2%,尚不足以危害机体,但也应尽可能少吃富含氢化油脂的食物。
卫生部的数据显示,中国人的反式脂肪酸日均摄入量是0.6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学家李再贵认为,这个数据值得分析,“基数中包括数量巨大的农村人口,但他们平时很少吃蛋糕、喝咖啡、吃蛋黄派,接触到反式脂肪酸的机会不多。在城市人群中,有部分人每天的摄入量可能远远超过世界标准,即2-3克。”“比如某种饼干,如果含油量为20%,按反式脂肪酸占油脂总量20%这个平均水平算,你吃100克饼干,可能就有4克反式脂肪酸。”